佛家文化     |  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中华文化 > 佛家文化 > 正文
《金刚经》之无为证道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5-08 08:38:00 | 来源:

 

《金刚经》之无为证道

 

信心清净,则生实相(资料图)

文:德光

说完了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心,最后我们来说说无为证道。《金刚经》中反复强调,修行者在修行过程中要破除执相于布施,要“不住色布施,不住声香味触法布施……菩萨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这些福德很多,但是须菩提又说了,“是福德即非福德性”,“于此经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为他人说。而此福德,胜前福德。”

不管是布施的福德还是为他人讲四句偈子的福德,终究都有福德相,为什么呢?因为有“我”,而有我的度生是不究竟的。释迦牟尼通过否定摒弃事物的虚幻之相,揭示出世界的真实本质,即“实相者则是非相”。如果认识到一切事物都是虚幻无自性的,就认识到了世界的真实本质、真如实相,即“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倘能如此,就能“无住生心”,就能不执著于“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修行者在扫去一切虚妄执著后,万法的真实情状、真如实相就会自然显示出来,即“信心清净,则生实相”。

到底如何能做到信心清净而生实相呢?其实刚刚周金刚的故事说了一半,没有讲完,德山宣鉴禅师当时不是因为没有回答上来到底是以何种心吃饼的问题,没有吃上饼吗?后来挑起担子,径直上龙潭山去了。到了龙潭崇信禅师的道场,随师参学。一天晚上,宣鉴禅师侍立次,龙潭禅师道:“夜深了,为什么不回寮房休息?”于是宣鉴禅师向龙潭禅师道了一声珍重,便往外走。脚刚踏出门,却又缩回来了,说道:“外面黑。”龙潭禅师于是点了一支纸烛,递给宣鉴禅师。宣鉴禅师正准备伸手接,龙潭禅师忽然又将蜡烛吹灭了。就在这当下,宣鉴禅师豁然大悟,连忙伏身礼拜。龙潭禅师问:“悟到什么了?”宣鉴禅师道:“从今往后,更不疑天下老和尚舌头也。”

第二天,宣鉴禅师搬出《青龙疏钞》,堆在法堂前,举起火把,说道:“穷诸玄辩,若一毫置于太虚;竭世枢机,似一滴投于巨壑”。说完,便点火将疏钞烧掉了。这两句话什么意思呢?宣鉴禅师的意思是说:通过穷尽玄思言辩,来探求佛教真理,就好比将一根毫毛置于虚空;竭尽世间的聪明学问以探求实相之妙谛,犹如投一滴水以填巨壑。这样做,徒耗时光,劳而无功。这也是告诉我们,想要开悟证道既不能有我执,也不能有法执,因为“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想要真正证道,只能“无为证道”。

《金刚经》是讲般若空慧的,主要由两个层面组成:一是缘起层面,二是性空层面。在缘起层面,《金刚经》开示说法、布施、度众生、持诵、生信等等。第二个层面就以般若为武器,否定一切。否定里面又分两重,初悟是扫除诸相,不住六尘、不住三十二相,是否定;彻悟是度生而无众生可度,说法而无法可说,得法而无一法可得,是否定之否定。

《大般若经》云:“一切法不生则般若生,一切法不现则般若现。”一切法,无不在法性真如之中,或者说这一切法的法性皆是真如实性。真如中含一切法,因此佛说:“一切法皆是佛法。”但是在胜义谛上却是无所得的空性,所以佛说:“所言一切佛者,即非一切法。”如来所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于是中无实无虚。虚和实都是对有为法而言的,无为法非语言所能说,是远离一切名言概念的。《大智度论》云:“如是菩萨观一切法,非常非无常……非生灭非不生灭……于般若波罗蜜相亦不取,是名不住法住。”

说了这么多不知道大家能不能理解,要不还是讲个小故事说明更为直观。唐宣宗时期有个文喜禅师,有一次他朝拜五台山,到达前一晚,夜宿一茅屋,内住一老翁,文喜就问老翁道:“此间道场如何?”老翁回答道:“龙蛇混杂,凡圣交参。”文喜又问:“住众多少?”老翁答:“前三三,后三三。”文喜第二天起来,茅屋不见了,而见文殊骑狮子住在空中,自悔有眼不识菩萨,空自错过。文喜后来参访仰山禅师时开悟,因此就安心住下来担任典座的工作。

一天他从饭锅蒸气上又见文殊现身,举饭铲便打,并说道:“文殊自文殊,文喜自文喜,今日惑乱我不得了。”文殊说偈云:“苦瓜连根苦,甜瓜彻蒂甜,修行三大劫,却被这僧嫌。”我们因不明白自己本性具足,终日心外求法,故而患得患失,若能自悟自性,文殊和文喜两者实则无有差异,遇到或者错过,何必自悔自恼呢?文殊菩萨的偈语中,不是怕人嫌他,而是在说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今天算是真正逢到知音了,终于有人认识他了。

《金刚经》<无法可得分>云:“须菩提,我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乃至无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想要真正的证道就要明白有为法是方便,是让我们踏上彼岸的舟筏,如果到了岸边不肯舍弃,一样无法到达彼岸。《金刚经》<非说所说分>云:“若人言如来有所说法,即为谤佛。”实无有法如来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当年梁武帝请傅大士讲《金刚经》,傅大士登上法台,挥案一下,便下座,这才是真正的讲法。

我们学习佛法,主要是缘经以求法,因法以悟觉,经是途径、方法,悟道才是目的。但是不可执着于法,否则就无法悟道,这就是我最后要与大家分享的“无为证道”。《大智度论》云:“菩萨行般若波罗蜜时,普观诸法皆空,空亦复空,灭诸观,得无碍般若波罗蜜。”以法观空,观诸法皆空之后,空也空了,观也灭了,此时得到的即是诸法真如。就达到了所谓的无为证道的境界。

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了《金刚经》传递给我们的“无相布施、无我度生、无住生心、无为证道”四个指导我们在生活中实践佛法的重要准则。《金刚经》中的这四无境界,可以清净身心、消除烦恼,让我们获得生命的宁静与安逸。其实“无”并非是没有,“无”中反而更多、更有、更丰富。

人们常喜欢争取有的,其实“有”是有限,“无”才是无限,在无中永远无人能和我们相争。有家的人每天都要回家,出家人没有家却可以四海为家,走到哪里心就安住在何处,出家无家处处家。先贤云:“圣人终不为大,故能成其大。”我们若能认识自己,于无相、无我、无住、无为中安顿自心,一切也就能随遇而安了。最后祝各位身心康泰,二六时中法喜充满,阿弥陀佛!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