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讯     |  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本站讯
《朱熹赋》助力武夷山朱子文化品牌建设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6-08 09:45:36 | 来源:

\
 

朱熹(农历1130.9.15—1200.4.23),字元晦,又字仲晦,号晦庵,晚称晦翁,谥文,世称朱文公。祖籍江南东路徽州府婺源县(今江西省婺源),出生于南剑州尤溪(今属福建省尤溪县)。宋朝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诗人,闽学派的代表人物,儒学集大成者,世尊称为朱子。朱熹是唯一非孔子亲传弟子而享祀孔庙,位列大成殿十二哲者中。 朱熹是程颢、程颐的三传弟子李侗的学生,任江西南康、福建漳州知府、浙东巡抚,做官清正有为,振举书院建设。官拜焕章阁侍制兼侍讲,为宋宁宗皇帝讲学。

朱熹著述甚多,有《四书章句集注》《太极图说解》《通书解说》《周易读本》《楚辞集注》,后人辑有《朱子大全》《朱子集语象》等。其中《四书章句集注》成为钦定的教科书和科举考试的标准。

\
近日南平武夷山“海峡两岸交流基地”授牌暨朱子雕像揭幕仪式在朱子故里武夷山市五夫镇举行。据了解,著名艺术家范曾先生创作《朱熹赋》,并将此作品赠予“海峡两岸交流基地”,助力武夷山朱子文化建设。

\
范曾作品《朱熹赋》

范曾先生表示,朱子作为宋代理学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深远,其所创立的闽学体系包含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道德理念,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岸一家亲,盼两岸民众共同弘扬朱子文化。

范曾作品《朱熹赋》局部
\
\
\
\
\


 

朱熹赋全文
邾国文化
 朱熹,一代鸿儒,生于高宗南渡之初。少负不羁之才,年甫弱冠而为进士。国运如此,健翮莫展。有宋一朝,名臣多,如范仲淹、赵汝愚;骁将多,如岳飞、吴璘;诗雄多,如苏东坡、黄庭坚;词杰多,如辛稼轩、李清照,而于儒学之传承,巍巍其大者,首推朱熹。时势愈穷而人杰无尽者,正二律背反也。时,待人之出,“非道弘人”也;人,因时而杰,“人能弘道”也。然大人终不得申其志,缘奸佞层出如蔡京、童贯、秦桧,冝其铸铁像,长跪于英烈之前也。
朱熹平生于仕途并无日月担肩之志,止为州县小吏如主薄、知军、知州之类,然举政清廉,民胞物与,为良吏无疑。可悲朝政涽涽,杯水车薪,孟子之叹,朱熹固有之矣。然朱熹高瞻远瞩,深知苟天理不彰,人心必颓隳;人心颓隳,则治世遥不可及。故穷毕生之力“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哲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此张载前辈之教也,朱熹身体力行、坚守不怠。“天人本无二,何必言合”则其上溯四世师河南二程名言,朱熹弘而大之、剖而细之,为理学树经纬,立极则,于中国哲学史厥功至钜。以吾之见,朱熹与陆九渊兄弟鹅湖之辩,颇近慧能与神秀之辩,陆之学近于顿悟,朱之学绝对是渐悟。慧能本人以为顿、渐非学理之龃龉,因终极为“悟”一也,故尔朱、陆晚年相互备极倚重,非无由也。
朱熹,博极群书之贤哲也,汉儒毛亨、郑玄辈重名物训诂音读,此小学之功夫,为经学之基础,自不可轻。朱熹于四书章句之学直承之,且更趋严谨。南宋以降,朱熹所选四书及其《四书章句集注》一书,成为儒学入门必修之经典。朱熹授徒上午潛心读典,下午静思反芻,提出“为学须觉今是而昨非,日改月化,便是长进”。
“理”字,固为朱熹之学核心。集濓(周敦颐)、洛(程颢、程颐)、关(张载)诸公学理而完善弘大之。朱熹平生著述之丰,何止千万言,其中一语重比鼎鼐,谓:“未有天地之先,毕竟也只是理”。彼苍者天,除“理”而外更无它物。“理”者,自在(恰到好处)而已然(非人所强为)之“自然”也。老子哲学:“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于二千五百年前述焉已透。此乃人类思维之圭臬,时空之通诠,百家之旨归也。朱熹则临风解襟,滂沛言说,儒、道交融,创人类哲学史空前宏论,闲闲大智,斯之谓欤?
既有“理”矣,则“人欲”何为?朱熹之“存天理,灭人欲”作何解?告子所谓:“食、色性也”,此自然规律,固不可去,则朱熹所指“人欲”,诚如佛家忏悔词中的“贪、嗔、痴”也。贪,背天理而求索;嗔,求索不得而怨恚;痴,则陷迷途,万劫不复矣。由此知朱熹之“灭人欲”,乃达致“存天理”境界所不可或少之修持也。朱熹又云:“夫道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亦若仲尼之言“我欲仁,斯仁至矣”。大道在迩,何不举足;为仁岂远,只在咫尺。问题在行与不行耳。
朱熹平生为官时间短促,既退,则恭奉其母,晚年曾为宁宗侍读,朱熹既为帝王师,则不吝申申其詈。帝已不悦,加之朝中大佞韩侂胄大兴“庆元党禁”,作伥者愈演愈烈,朱熹乃去国还里。党禁加害自宰辅赵汝愚以下数十名士,朱熹亦名列其中。赵汝愚于乡愿徒吏凌辱中死去。然朱熹拂麈而笑,端坐讲学,正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者,于平静坚毅中去世。至友辛稼轩痛哭于朱熹墓前,写下:“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犹生”。朱熹之案,直至理宗朝得以昭雪,淳祐元年,手诏以周、张、二程、朱熹从祀孔子庙。濓、洛、关、闽之理学,始成经典,朱熹已殁四十一年矣。
朱熹一生足迹所至仅闽、浙、湘、赣,而执教书院则有白鹿书院、岳麓书院及武夷山隐屏峰下自设之“武夷精舍”,且为期最长。武夷山下崇安五夫里,此处有九曲溪水,林木葱茏,芳草葳蕤,所产茶,清香宜人,沁透清怀。朱子以安贫乐道、忧世恤民为初心,以“自喜轩窗无俗韵,亦知草木有真香”为心灵之归宿。人杰地灵,此其验焉。
朱子操守殊重“齐家”,有云:“读书起家之本,循理保家之本,和顺齐家之本,勤俭治家之本”。有此本心,推而广之,家齐而后国治,国治而后天下平,则百魅辟易,一片景升。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