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画大讲堂     |  当前您的位置:首页 > 易经书画 > 书画大讲堂 > 正文
中国书画名家王念隆艺术人生访谈录

分享到:

发布时间:2017-04-04 20:34:00 | 来源:

 

书法家王念隆先生喜欢称呼自己为“草根书者”。他的书艺之成,没有背景的烘托,没有名师的指点。学之所得,完全是一种内心自觉的发现。虽无条条框 框的束缚和限制,但王先生自心却能很清晰地认识到,治学要以源头为本才可始终行走于正轨当中。故而,在这个平和而谦近的称谓后面,也深深饱含着他习书的艰 辛和努力。

王念隆

  王念隆先生1941年出生于山东省金乡县。现为黑龙江省齐齐哈尔市书法家协会理事;黑龙江省书法家协会会员;北京晚晴书画院院士;九州枫林书画院院士;北京墨都书画院院委常务理事;北京斯美书画院特聘签约书画家;河南名家书画艺术研究学会终身客座教授;长城魂当代书画家协会名义主席;中国古文化艺术研究学会会员,任学部委员;中国企业报道艺术资本顾问。

  深邃求索 笔墨逸出

  对于书法的学习,王念隆先生从工作时就有一种自然而然的亲近。他过去负责的宣传工作需要在书法和绘画方面有功底。不过在当时,书法只是偏于实用 性的“写字”,远未上升到艺术价值的“书法”层面。但敏锐的王念隆很快意识到这里蕴含的深邃潜力。正如他所说:“我觉得,一个民族区别于其他的民族的最重 要标志就是语言和文字。作为一个中国人,把书法这种文字艺术学习好,研究好,发扬好是责无旁贷的事情。”正是这样的信念和责任感,让他很早就开始了对书法 艺术的研习。当时,是学习资料匮乏,得之不易的时期,王念隆在求知欲的驱动下,在各种报纸,书刊等媒体上只要看到有书法作品刊登,便如获至宝,捧在手上研 究半天,并用心牢牢记下。

  多年的锤炼,让王念隆先生写得一手好行草,他的笔意,熟练中却不掺杂任何油滑的俗气。结体皆瘦长,中宫紧收、四缘发散,凝练有力,纵伸横逸,时 如荡桨,时如撑舟,气魄宏大,气宇轩昂。其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但至瘦而又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痕迹,如万岁枯藤,缠丝连 绵,顾盼相映。正所谓“天骨遒美,逸趣霭然”。这种瘦挺爽利,锋如兰竹的书体,是需要极高的书法功力和涵养,以及神闲气定的心境来完成的。同时,其字体中 渗透着的致远情怀便也让观者对其沉潜踏实之心境得窥一斑。近些年来,王念隆先生以精湛的书艺多次应邀参加中国企业报道工作,作品在各大新闻媒体采访报道。 二零一四年八月被中国企业报道誉为“中国最受企业关注的书画名家”。同年11月被誉为“最具收藏的书画名家”并颁发荣誉证书,2015年应邀献礼全国两会 工作,并颁发献礼证书。

厚德载物

厚德载物

  “刚开始的时候我学习的是行草书,一个是工作中常用,我觉得应该把它写得更好些,也是职责所在。后来我接触到了篆书,就被那种很原始古拙的朴厚之美吸引了。加之篆书是中国书法的滥觞,我就更觉得有去认真学习和研究的必要性了。”

  如果说行草之逸是王念隆对自己“职守”的责任而表现出的极致追求,那么,篆书之习则是他对自己内心净土的探问。对于王先生而言,在习篆的过程 中,识篆并非一件容易的事。篆书本就与现代书法相去久远,早已谈不上实用,对一般人来讲,也认识不多,加之不同时期的篆字又有着不同程度的殊异,要认得比 较全面尚且需要诸多资料的参考和比对,但在资料不足的时期,这种考证和研究难度便可想而知。俗云,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对于一个如饥似渴的求知者来 讲,有心人就能下这滴水穿石的功夫。

  “在当时,我会自己画一个表格,把考证好了的篆字逐一填上,并在旁边加上繁体字来帮助认知。这个过程很漫长,但很有意义,不仅让我能在查找考证 的过程中记住这些篆字,还形成了一个小小的,可供自己查阅的字库。同时我也要求自己,要在把这些字记住的情况下再落笔,达到了背临的程度再写下来。”

  如今,王念隆先生对篆字的创作可谓信手拈来,这得益于他深厚的承古之功底。此处所说之“承古”,并非是狭义的定义。王念隆先生的继先之习,是全 方位的修养雅品。他不仅工于笔墨,对书法理论,文学,诗词等字外功夫也用心至深。在他的理念中,书品与人品是息息相关的,正所谓“字如其人”,一个人品性 好,德修好,写出来的字才能有正气凛然,中和刚毅的韵致,诉诸于各种技法的表现,则是一个书者精神境界的体现。

  若从字韵来观照王念隆先生之艺术涵养,便是功夫到了一定程度“师法自然”。其中有他“澄怀观道”的思纳,有自我天赋启迪于内心之得道。皆呈现出一种由内而外的,蒸腾而出之勃然抒发。这种厚实学养所表现出来的书风特点,则承载于书法家王念隆之集大成的“新篆体”中。

  篆出有新 成归荣耀

  “王氏篆书”可称一种篆字的新体,但这种创新并非是为着博彩的“志怪”之标新立异,而是在承传有序之一脉中一路走来的水到渠成。在苦研的那些 年,王念隆从甲骨文,金文,石鼓文到大篆,小篆都进行过深入研习。他的篆书是在这几种变化承续着的书体里相互补益着综合而来,故而才能呈现出自然的气韵。 而在其中,他也将自己的情感融入,让笔下书法彰显着更为充分的艺术气息。而他的所创亦是在内心做了十足的考虑才落墨于纸上跃然。

  “在创作时,一定要对章法布局做出谋算,章法的要求,不仅要让单字观之悦目,更要让整体呈现饱满。在技法上注入笔墨功夫后,还要把情感的张力带动进去,二者合一的创作,才能充分展现出笔墨流畅,情感丰富的,鲜活生动的书法艺术。”

  观王氏篆书,运笔徐缓,字体显润厚丰饱,其挥毫所形成的笔、线、点、画,各具造型情姿,相映生趣成彩,将篆书“婉通”之美体现淋漓;以用墨而 观,其墨色浓郁,在笔笔中锋里调弄干湿浓淡、所显现出多态势,多视象的“和而不同”,让作品充满着“阴阳激荡”的灵动与神韵,而在王氏书风中呈现出的一种 平和中正,正是融入了东方特有的“对称”之传统美学观。王念隆承传着国学精神,融汇了现代艺理,在蹊径独开中臻达到更为逸出之境。而其高深的艺术造诣,也 迎来了载誉殊荣的大成至归。

沁园春长沙

沁园春长沙

  王念隆先生曾在2008年中国书画研究院主办的《人民公仆、纪念刘少奇诞辰110周年》大型文献评委会特评定为“中国书画艺术事业杰出贡献成就奖”并授予:“中国书画艺术领军人物”。 2009年8月“喜庆六十年华诞”百佳建设功臣金爵奖被评为金奖并授予:“百佳建设功臣”荣誉称号。2009年10月北京神州博艺美术院。新中国新书法家 选集编委会授予:(1949-2009)新中国独具艺术魅力的书法家。2009年11月中国艺术促进会特 聘顾问,并授予:“当代中国首席民间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12月经首届中国文化艺术传承奖主委会大力推荐,并经中国国学研究会审定,特别邀请加入 中国国学研究会担任研究员:特授予“首届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奖——特别成就金奖”。2010年3月作品华夏腾飞中国国学研究会,中国人文书画院,北京五岳魂 文化机构等多家组织联合编撰的大型艺术类工具书(1949-2009)《中国文艺界名人库》并授予“新中国文艺界特别贡献艺术家”。2010年3月中国国 学研究会特别授予“中华国学文化艺术大使”荣誉称号。2010年6月中国艺术促进会联合中国书法国画研究会共同举办“相约世博-中国艺术家促进奖”,特评 为终身成就奖(仅10名)并授予:“中国书画界大师级人物”并吸纳中国艺术促进会理事会理事。2010年7月经北京美阿国际艺术中心(2010)第二次常 批准王念隆同志为北京美阿国际艺术中心高级创作研究员。

  如今的成就,并未让王念隆先生止步于求索,“学无止境,贵在积累”是他一直以来恪守的书研座右铭。他亦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多为传承,发 扬中国书法艺术尽力奔走,能为承续民族艺术之香火贡献绵薄之力。观者也有理由相信,沉潜的心境,真诚的责任感以及不辍笔耕的孜孜求索,正是当今书坛期待的 一种研索精神。而王念隆先生之德修与追求,也正是行走在这条漫漫而深远的修行之路上。他行得愈深就愈高逸。对于艺术而言,这并非是孤独的守望,却正是出尘 的卓著!

返回
点击排行